《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》
改变一切的唯一前提是认识你自己,在这个世界上能帮你的,只有你自己
人生坐标
我不好 | 我好 | |
---|---|---|
你好 | 受害者,无法掌控自己,焦虑、抑郁、自责 | 守护者,选择坚定的相信美好事物,且持续的传递美好 |
你不好 | 犯罪者,自卑又自大,自我贬低也攻击他人,情绪无常 | 审判者,居高临下,攻击、指责他人,愤怒、挑剔、指责 |
三个状态
儿童、成人、父母三个状态
- 儿童状态下,会下意识的用童年时的习惯性作出反应,通常是本能的顺从和依赖他人,压抑痛苦情绪
- 父母状态下,不是在挑剔别人就是在挑剔自己,会重复父母那里学到的是非观和价值观,常见的行为是批判
- 成人自我状态,摆脱情绪的控制,能够控制自己行为的理性状态
他倒是挺愿意去问明智的河鼠,“鼠儿,你觉得我该怎么做?”因为这么一问,责任就从他的肩头卸下了
“说来话长。”
“我在听。”
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自己,就需要跟自己的情绪做联结,并理解这些情绪。如果你否认它们,不论是用无视还是压抑的方式,结果都像是做了截肢,就如身体的重要部位被切掉了一样,你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一个残缺的人
将自己的经历告诉别人,而不会因此被嘲笑或排斥,是多么大的慰藉
“我的意思是,‘我好;你也好’的人生坐标并非静止的状态,而是动态的过程。你不能说‘好了,我终于到了’,好像登顶珠穆朗玛峰一样。你觉得自己是好的,也相信别人是好的,那就得靠行为和态度持续地对自己和别人展示出来。而这个选择肯定不能给你庇护,免于‘残暴命运如投石飞箭般的摧残’。”
“我明白了。你是说‘我好;你也好’其实是一种发自内心信念的行为。”
“是的。它非常接近于人本主义的信条:信自己,信他人,而不一定非要信神或超自然。”
最后更新:2025-07-27 11:45 星期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