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目的
- 理解小米的商业模式
- 小米的成功做对了什么?
章节摘要
第一部分 小米的创业历程
1. 奇迹时代
一个梦想:“想做一家伟大的公司,相对社会有贡献”
巨大的机会:智能手机
战略:铁人三项 硬件+软件+互联网
做全球最好的手机,只卖一半的价钱,让每个人都能买得起,这就是小米梦想的原点。
找有共同的愿景、有能力、有责任心的人,找不需要管理者盯着就能自驱动、自己干的人。因为做“铁人三项”这么复杂的模式,靠管理是管不出来的,只能靠巨大的能动性。同时,信任是极其强大的力量,我们愿意相信每一位同事,所以找人时一定要认真、谨慎。
第一把扳手:
从软件做起,从手机系统的最常用的几个功能开始
目标聚焦,进展就快
在创业最初期,短期内有太多的用户其实也没用,关键是要和你的核心用户一起把产品打磨好,做这件事一定要有耐心。
互联网开发模式:
用户参与感、
产品的不妥协,做爆品
成本定价,赚取合理的利润
超越用户预期口碑传播
2. 低谷
当增长放缓时被高速增长遮盖的问题集中爆发
瓶颈:
完全依赖电商,而电商只占市场份额的 20%,直到今天(2024)线上占比也仅有 35%
交付、创新、质量的不足
迅速而深刻的反思、复盘、学习、迭代
3. 重回增长
优秀的公司赚取利润,伟大的公司赢得人心!
全球化
高端市场
“三大铁律”:技术为本、性价比为纲、做最酷的产品。
全场景智能
第二部分 小米的方法论
1.互联网七字诀: 专注、极致、口碑、快。
它的核心表达为“效率”,体现为“信任”。
专注
在任何时候,任何商业实体的资源都是有限的,将有限的资源投入足够聚焦的业务线中,才可能形成最大化的竞争力,拿出足够好的产品与服务。
边界在哪:清晰的使命、愿景
一家公司怎么可能没有边界?没有边界的组织必将走向盲目和混乱。
不要试图用一款产品解决太多问题,能最大化满足一项迫切需求,就是巨大的成功。
极致
极致不是自嗨和自我感动
口碑
良好的口碑从何而来?我的理解是,好产品不一定能带来口碑,便宜的产品不一定能带来口碑,又好又便宜的产品也不一定能带来口碑,只有超过预期的产品才能带来口碑。
快
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
“战略积累快不得,战术演进慢不得”,为了更底层的坚定原则和更长远的发展,有时候,有局部的、阶段性的慢,才有全局的快。
第三部分 小米方法论的实践
1. 技术为本
2. 和用户交朋友
参与感
“和用户交朋友”其实就是互联网思维指导下的“群用路线”:一切为了群众,一切依靠群众,从群众中来,到群众中去
如果有一天你得知你的朋友用黄金价把稻草卖给了你,他是你的朋友吗?他绝对不是你的朋友。
感动人心,价格厚道
“闭着眼睛买”,信任才是唯一
爆品模式
“爆”是“品”的结果,爆品是打造出来的,不是营销出来的
性价比高的前提是高品质,没有技术的创新、设计的进步、体验的提升,就会陷入片面追求低价的低水平竞争,这是“制造业的低效内卷”,会消耗大量的资源,导致制造业和消费者都无法获得更大的收益。
如果一个产品具有四个特征:单款、精品、海量、长周期,我们就可以说它是爆品。
高效率模型
小米模式看起来复杂,但只要抓住一条主轴,就可以理解透彻。这条主轴就是效率。效率是小米模式的基石,也是理解小米模式的一把钥匙。小米模式的出发点,就是要提高效率。
采用性价比模型的公司少,不仅仅是意愿问题,更多的是能力问题,只有极少数优秀的公司能够驾驭它。
分摊成本是关键
第四部分 小米方法论与产业生态
小米模式没有改变商业发展规律,而是抓住时机加速了这一进程,速度还非常惊人。
小米生态链1.0的主要任务是,验证小米方法论和小米模式的普适性,初步改变100个行业的面貌,寻找、扶持、成就一批志同道合的优秀创业者;小米生态链2.0的主要目标是,在小米生态链1.0的基础上,为合作创业团队提供更强健、全面、深入的能力支撑平台,推动小米“以人为中心、连接人与万物”的科技生态持续、健康、繁荣地发展,帮助相关行业进一步提升效率,提升整个行业的产品技术和体验水准。
智能制造
通常对智能制造设备的认识,是它们能够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,从而给企业带来更低的成本、更好的利润和更强的竞争优势,企业当然会趋之若鹜。换言之,中国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。但事实却相反,这些核心设备在制造业中的使用比率并不高。原因也不复杂,制造设备高昂的成本成了推广智能制造最大的制约因素。
智能化赋能传统制造业
优化机械臂生产线,自研控制算法极大降低成本
通用生产线,而非定制生产线,更加灵活调整产线
第五部分 小米方法论的演进思考
警惕“规模不经济”陷阱
要支撑企业的高速发展,必然要获取更多的流量和用户。此时,企业稍不留神,就容易陷入“规模不经济”的陷阱:对流量的渴求压倒一切,导致忽略了真实的用户增长,规模越大,效率反而越低,最终也就无法为用户提供真正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。
关注用户,而不是流量;追求闭环,而不是扩张
无可回避的生死之战
为什么小米非要做高端?
消费电子行业过去的实践证明,尽管高端市场本身的容量相对市场大盘而言不算大,但高端成功会为整个品牌提供极强的虹吸效应,会极其显著地吸引其他品牌用户的换机需求。换言之,当下的安卓手机市场,谁在6000元以上的区间形成了显著优势,谁就有机会在总体份额上快速形成巨大的整体优势。如果没有高端的优势,再大的中端和入门级市场份额也迟早会丢失。
总结
理解小米的商业模式
极致的效率,爆品策略来实现紧贴成本的定价方式。
极致的性价比和产品力来打造用户口碑,用以支撑“闭眼买”的信任,形成用户自发推荐给身边的朋友传播效果,进一步助力爆品策略
和用户做朋友,构建参与感,让用户参与到产品的研发,给予用户极大的参与感
员工在企业使命愿景的感召和直接的用户的反馈中,感受自身价值,自发驱动向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努力
小米的成功做对了什么?
群众路线
极致的的效率
极快的战略反应
深刻洞察的战略